2015年1月16日
2015年1月12日
2015年1月6日
2014年12月29日
2014年12月23日
2014年12月21日
2014年5月16日
语译 李贺《雁门关太守》
语译 李贺 《雁门关太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关太守》乃一首乐府古曲,雁门,古雁门郡在山西
西北。
据说李贺生活时代,藩镇叛乱经常发生,李贺此作就是以
此为背景,以意境优美,辞采瑰丽的笔调写危城军士奋
勇守土卫国的英雄事迹。
语译
大片厚而重的黑云
不约而同飞涌而来
而城墙却变得异常脆弱
随时都有可能被摧毁
眼前——
一场惨烈战争已不可避免
经百战锻炼
我军——
勇猛 无畏
披一身坚硬的铠甲
如金色鱼鳞
闪发出万道光芒
深秋的肃杀
天色此刻倍加悲凉
而战场上连天号角
更是弥漫了秋色的塞外
凭血肉之躯
冲锋陷阵
已超越了一般的想象
时已黄昏 夜雾游移
模糊眼底
凝结的
是紫色血块
不约而同飞涌而来
而城墙却变得异常脆弱
随时都有可能被摧毁
眼前——
一场惨烈战争已不可避免
经百战锻炼
我军——
勇猛 无畏
披一身坚硬的铠甲
如金色鱼鳞
闪发出万道光芒
深秋的肃杀
天色此刻倍加悲凉
而战场上连天号角
更是弥漫了秋色的塞外
凭血肉之躯
冲锋陷阵
已超越了一般的想象
时已黄昏 夜雾游移
模糊眼底
凝结的
是紫色血块
利用夜色作掩护
把军旗半卷
藏于怀
悄悄的来到易水——
敌军的营房
突袭是何等艰苦
如此霜浓雾重寒冷时刻
甚至战鼓
亦难以擂起
为忠于君主
若荆轲受招于黄金台上
下定视死如归决心
为保卫城关
手握锋利的玉龙宝剑
发挥以弱制强决斗志
2014年2月3日
框里的蝶 旧诗文钞之十三
我爱你的曼舞
在山野
你常给我
一个突然的欢畅
我爱你的色彩
在花间
你常使花儿退于一旁
但是啊
我怎样也不忍心
这样把你来欣赏
你的头被钉着
你的翼被钉着
你的身躯被钉着
且要强装成笑
强装成喜
强装成一片欢乐
再任那一块薄薄的镜框
把你变成一件装饰品
挂于那
座客闲谈的厅堂
2013年9月17日
语译 苏东坡《赤壁怀古》
日日夜夜不断向东方流去
长江之水 啊
随着时间的消逝
你把千年古老英雄人物的事迹
都从人们记忆中洗去了
在这古旧的故垒西边
据前人传说
这里就是三国周郎
于此与曹操有过一场惨烈战争的
——《赤壁》
赤壁
那高耸的乱石层层堆积
足以冲破高空的浮云
那汹涌的波浪节节击岸
更能激起千堆的浪花
一时之间啊
不知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望当年的周瑜
小乔初嫁给了他
他英姿雄伟
容光焕发
手里摇着羽毛扇子
头上戴着细丝头巾
于谈笑之间
把强敌曹操的五十万大军
痛击致灰飞烟灭
于今
神游于这滔滔江水
曾经是周瑜辉煌战绩的地方
可笑我自己却多情善感
头发早已霜白了
人间的事情果然是
好比春梦
有如朝露
当日叱咤风云
不可一世的英雄
于今何在
所谓的种种得与失
也不必要去计较了吧
还是斟杯酒来祭奠江中的明月罢了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013年7月5日
遥寄诗人 旧诗文钞之十二
读〈洛美十友诗集〉
你的诗
究竟有多重
它钻穿年代
钻穿重山
你的诗
究竟有多轻
它飘过云雾
飘过海洋
你的温馨
你的真诚
你的祝福
你的祈望
究竟又有多深呵
我们在遥远的海岛
一样感到亲切
你唱起激情的歌
我们就仿佛看到
那滔滔的江水
你描写站立
我们又仿佛看到
那一面迎风的旗
在遥远的海岛
你知道吗
我们在读你的诗
我们在学你的诗
2013年7月2日
蓝色小花
起先
叶子从一片
再一片
争扎着一年又一年
这株寄身于墙角的
羸弱蓝色小花
晦暗的光是云层偶尔
偷得太阳剩余面色洒下的慷慨
可也非常难得的
一寸生机啊
人们已不再记起
无光的民族原于何因
能苟安至今
内心无需愧疚
你总难忘褴褛的来路
值得万分珍惜
渺茫并非绝望
等待复等待
虽不知那一日
雨水就不曾静止给与灌溉
谁会失忆那
曾经有过风暴的洗礼
不曾任狂流冲走那一刻?
相信吗
于纵情起舞的蓝色天空下
也一定是
万蕊绽放的你的笑容
2013年6月27日
李商隐 锦瑟
涂绘着美丽彩图的
锦瑟
何以
齐齐整整
是五十弦
而不能是二十五?
它的
每一弦
每一柱
那不正讥讽我
曾经糟踏过
虚度过的少年时光?
想起那叫庄生的周庄
在一个清晨梦境里
栩栩然自己变成了蝴蝶
似梦似醒
不知自己就是蝴蝶
还是
蝴蝶就是自己
那叫杜宇的望帝
逝去的灵魂化为杜鹃心里犹有一股无从倾诉的抱负
春天到来时
唯有借杜鹃的啼叫
徒然
抒发那伤春的感情
世代于海底生活的鲛人
哭泣的晶莹剔透珍珠
于月色明亮的晚上
终于又会化为
串串泪水
蓝田玉山岩层深处
孕育出的温文尔雅美玉
于阳光温暖照射下
终于亦会化为
缕缕轻烟
.....
如此伤感的种种荒唐往事
岂可等回忆来时才有
其实
当时已是非常失意啊
李商隐七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3年6月26日
2013年6月20日
2013年5月18日
裕廊河旁的小道
裕廊河旁的小道
对于你
裕廊河旁的小道
我们
不算是个陌生者
我们双脚
曾经在你的胸膛
逐日逐日
打下了
数不尽的印记
我们曾经
曾经在你的胸膛
逐日逐日
打下了
数不尽的印记
我们曾经
在浓厚的雾水里
领略了你的
清凄
与朦胧
领略了你的
清凄
与朦胧
我们曾经
在惨淡的暮色中
拜访过你的
忧郁
与失望
在惨淡的暮色中
拜访过你的
忧郁
与失望
我们都不是
命运的屈服者
我们都不相信
你只会永远
配当这样的脚色
命运的屈服者
我们都不相信
你只会永远
配当这样的脚色
但
在每个阳光到来之前的清晨
在每个阳光到来之前的清晨
我们看见的
总是这样的你
总是这样的你
你象一条吃了迷魂药的蛇
懒洋洋地
躺在
冷冻的雾水中
一任在你身上
紧闭着双眼
满脸菜色的行人
急急而去
懒洋洋地
躺在
冷冻的雾水中
一任在你身上
紧闭着双眼
满脸菜色的行人
急急而去
有时
你又变成一个
冷酷无情的自私者
眼看着
从巴士吐出来的
疲倦的身影
惺忪的睡眼
而不加援手
你又变成一个
冷酷无情的自私者
眼看着
从巴士吐出来的
疲倦的身影
惺忪的睡眼
而不加援手
有时
你更是一个
令人憎厌的恶作剧者
你会对着
眼瞪着分秒针
脚步轻浮的兄弟
发出咯咯的怪笑
你更是一个
令人憎厌的恶作剧者
你会对着
眼瞪着分秒针
脚步轻浮的兄弟
发出咯咯的怪笑
太阳落山之后
你出现的又是另一副嘴脸
你把夜幕拉得低低
然后
把自己变成一切的主宰
你出现的又是另一副嘴脸
你把夜幕拉得低低
然后
把自己变成一切的主宰
你要我们惊怕
你要我们的步履
一脚高一脚低
你要我们的步履
一脚高一脚低
你要我们
踢着皮球般大的石头
你要我们
踏进污臭的积水
你要我们
任你把玩于股掌之上
踢着皮球般大的石头
你要我们
踏进污臭的积水
你要我们
任你把玩于股掌之上
难道
你不知道
我们的困难
我们的痛苦?
你不知道
我们的困难
我们的痛苦?
难道
这就是你
这就是你?
这就是你
这就是你?
我们
多么希望
你会变成
另外一个样子
多么希望
你会变成
另外一个样子
到那时
这里长满红花绿树
早晨
你唱着欢歌
晚上
你燃起红火
这里长满红花绿树
早晨
你唱着欢歌
晚上
你燃起红火
到那时
这里一切都完美
有谁跌倒
有你扶持
有谁悲伤
有你鼓励
这里一切都完美
有谁跌倒
有你扶持
有谁悲伤
有你鼓励
到那时
或许我们
会用另一个
有意思的名字
称呼你,,,
或许我们
会用另一个
有意思的名字
称呼你,,,
2013年4月18日
李白 忆秦娥
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佳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
语译
西风起了
萧声更悲凉了
可怜秦家的好女儿
秦娥的美丽的梦 断了
秦楼月
秦楼月
何以你还有如此一轮圆月
灞陵桥
依然年年柳色青绿
依然时时离人伤别
乐游原
记得九月的清秋佳节么
何以只得一片萧条寂寞?
拥有无限回历史沉积的
咸阳古道
再也
看不到行客匆匆的脚步
再也
听不到音讯频频的去来
怅然望远
只见将残的落日
照着断垣残壁的宫阕
只觉晚来的西风
吹向汉家帝皇的坟墓
〈忆秦娥〉相传为李白所撰,然而真假至今终无定论。北宋末邵博〈闻见后录〉
有云:“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自词也。子尝秋日饯客咸阳宝钗楼
上,汉诸陵在晚照中,有歌此词者 ”生凄然而罢“。
郑樵〈通志〉称:“二词(忆秦娥与菩萨蛮)为百代词曲之祖”
可见这两首词意境之高,自是千古绝调。
此词旧题为〈秋思〉属于抒伤感别离情意之作。但却不同于儿女幽怨那一类。
内容感怀唐朝长安动乱之后的萧条景况。依次写出个人伤别之情,同时含有咏怀
国家兴亡感慨的少有佳作。
2013年4月2日
2013年3月30日
2013年3月27日
语译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语译
淡白的浮云
映现在蔚蓝的天空
枯黄的树叶
铺盖这黑色的土地
秋天的寒气呵把海水染得翠绿
芳草连绵的山峦
我的故乡却无情
让夕阳遥远地照耀于
天水交接的天涯之处
此情此景
油然使人黯然伤神
思恋家乡
羁旅于外的离情别绪,
果然是肝肠寸断啊
每个漫长难熬之夜
除非好梦留人
还有什么能给与慰藉?
每个明月高照之夜
除了以酒独酌
最怕独自倚楼远望
举杯饮酒
酒入愁肠
都化作思念故乡之泪
这首《苏幕遮》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苏幕遮·碧云天》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思乡词。作者以碧云、黄叶、寒波、翠烟、绿草、红日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下阕作一转折,用“好梦留人睡”衬托旅人夜夜难以入睡的孤苦情怀。结尾两句,构思奇妙。
2013年3月15日
语译 辛弃疾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语译
在这存在着千年幽远的江山里
是不可能寻找得到
孙仲谋这样的英雄豪杰了
就像曾有过的歌台舞榭
总总英雄事业的风流遗韵
最后,总被雨打风吹而无影无踪
在斜阳照射的草丛杂树
和这条寻常的小巷道上
传说有个叫"寄奴"的北伐英雄刘裕曾住过
回想当年他舞动金戈骑上战马
气势凌云敢吞夺万里城地
勇猛有如一头老虎
到南朝宋文帝〈元嘉〉时
宋军轻率挥师
欲效〈封狼居胥〉驱逐胡人
却落得宋君臣仓猝登城北望
面对北魏大军而恐惧
只赢得仓皇北顾
犹记得四十三年 , 战罢归来
路过烽火弥漫的扬州路情景
令人那堪回首的是
北魏太武帝的佛狸祠四周
一片乌鸦喧叫与祭祀的鼓声
仍享受着中原人民的祭礼
而今
还有谁来问
像廉颇经已老去那样子的我
还能正常的吃饭吗
还能为国家效劳吗
维庆石刻:气象万千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