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2011年10月14日
古风
此时 冷得出奇的风
庄严而又宛转的
从银河
从银河
忽而迅速降下如仙女
轻轻唱吟一句
随我来,,,
于始
人也就懵然变得无知
任风的牵引走向
那
那
路漫漫而不可终
云渺渺而不可及的
凡尘莫染的
今时昨世
今时昨世
清晨鸡啼之际失神
于睡犹未足
于睡犹未足
寂夜灯灭之时兴奋
于睏却无眠
于睏却无眠
而后
默默翻弄
时人之 弃屣
痴痴咬嚼古儒之 呕心
可笑呵
多少奇思妙想
恋爱于
风的馈赠
风的馈赠
2011年9月29日
引郑愁予洗红溪与女孩
菱花镜映洗红溪
稚女娇羞倩影兮
风扯彤霞怜艳丽
牵裙欲洗此灵犀
稚女娇羞倩影兮
风扯彤霞怜艳丽
牵裙欲洗此灵犀
偶翻郑愁予现代诗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见收有“洗红溪与女孩”短诗一首,
诗人字简言深,情意具备,一幅洗红溪妍丽画图即时活现眼帘。然诗人标明”
现代”,朦胧中当应有寓意深邃的神妙境界,一时也不易领略其中奥秘 ,亦是
常情,姑且不求甚解也。
2011年9月20日
语译 龚自珍 (咏史) 一首
咏史 清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押客操全算,团扇人才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封侯。
语译
环顾东南十五州这些地方
感觉一片繁华绮丽
金迷纸醉的人真不少啊
但那些有学问的读书人
因何却受那么深沉的压制
而陷于重重恩怨的困境中呢
有权柄的地方盐官与幕僚门客
垄断了所有财富资源
从而操纵了一切胜算
那沽名钓誉的所谓团扇才人
亦倚仗达官贵人的荫庇
安安稳稳的坐于上游
每当有人议论朝政的场合
人们都紧张的远离席位
因为怕惹来文字狱之灾祸
著书立论已变成敏感的话题
即使仍然苦苦挣扎的
不都是为稻粱谋的权且之计吗
汉高祖刘邦立国的当年
曾下诏招降的
田横五百壮士
于今往何处去了
难道全都封侯拜相
享尽富贵荣华吗
2011年9月15日
2011年9月6日
2011年8月31日
语译 鲁迅诗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及其他
五代时吴国的钱镠国王
虽然死去
但高压统治的手段
于今依然有人承继
春秋时夫差的国相伍子胥
虽然被赐死
其随波漂流的尸体
于今依然没有寻获
勿因杭州这个地 方
有辽阔林园和温暖的阳光
而嫌弃了自己的战斗本能
勿因杭州这个地方
有连绵山丘和遍地的花香
而遮蔽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坟坛
在西湖湖畔
荒凉冷落
宋代诗人处士林逋的梅鹤
在杭州孤山
景象凄凉
怎样能比得上
在壮阔无垠的旷远
为国家的将来而奉献力量
怎能比得上
在风波浩荡的湖海
为文坛的创作而发挥才华
鲁迅 原著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墓,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注: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第七卷注 。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写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 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的。诗中“假”原作“遐”,“风波”原作“风沙” 。
新加坡过去的上海书店,曾经出售由姜添编注〈鲁迅诗注析〉 一册。“诗注”面市后 ,对于姜添的注析〈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曾经有不同的回响。
我保存着一张剪报,现在经已发黄得可怜,而对于这一注解争论亦一直留 于脑海,如今欲试语译此诗,于是就翻了出来。
剪报是早期“星洲日报”副刊,登于副刊上角的方格里名称为〈星洲漫步〉一个小栏。
为了方便, 这里只好依原文抄录一段于下: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牧野流星'”借用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的 “平楚日和憎健翮”句作题目,并根据姜添编注的“鲁迅诗注析将” 健翮 “解为”“爪牙”,又引申为“清廷鹰爪”。
笔者认为姜添的注析其实并不可 靠。姜添的注析,不但“平楚日和”一句是讲错了,就是下一句“小山香 满蔽高岑”,解为“小山香满的西湖,也处在高压之下”也是太离谱的。
他把“蔽高岑”的“蔽'”字解释为“蔽于”,“被遮掩”,实在非常奇怪。 笔者以为,“蔽”字在这里应该是“及物动词”。全句的意思是和“平楚日 和憎健翮”互相发挥,指杭州那种旖旎的风光,舒适的生活容易使人壮志 消磨,迷失方向,放弃理想,不思振作。也就是另一册诗笺选集说:的“ 喻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例如,诗人曾经告诉孙伏园:一个人的生活绝不能常为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不愿意换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孙伏园也说:诗人的房中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这几样东西,“万一什么时候出走,只要把铺盖一卷,网篮与衣箱任取一样,就是登程的旅人,,,,所以”小山香满蔽高岑“句,也可用诗人自己的话作笺解:生活太安逸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新加坡过去的上海书店,曾经出售由姜添编注〈鲁迅诗注析〉 一册。“诗注”面市后 ,对于姜添的注析〈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曾经有不同的回响。
我保存着一张剪报,现在经已发黄得可怜,而对于这一注解争论亦一直留 于脑海,如今欲试语译此诗,于是就翻了出来。
剪报是早期“星洲日报”副刊,登于副刊上角的方格里名称为〈星洲漫步〉一个小栏。
为了方便, 这里只好依原文抄录一段于下: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牧野流星'”借用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的 “平楚日和憎健翮”句作题目,并根据姜添编注的“鲁迅诗注析将” 健翮 “解为”“爪牙”,又引申为“清廷鹰爪”。
笔者认为姜添的注析其实并不可 靠。姜添的注析,不但“平楚日和”一句是讲错了,就是下一句“小山香 满蔽高岑”,解为“小山香满的西湖,也处在高压之下”也是太离谱的。
他把“蔽高岑”的“蔽'”字解释为“蔽于”,“被遮掩”,实在非常奇怪。 笔者以为,“蔽”字在这里应该是“及物动词”。全句的意思是和“平楚日 和憎健翮”互相发挥,指杭州那种旖旎的风光,舒适的生活容易使人壮志 消磨,迷失方向,放弃理想,不思振作。也就是另一册诗笺选集说:的“ 喻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例如,诗人曾经告诉孙伏园:一个人的生活绝不能常为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不愿意换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孙伏园也说:诗人的房中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这几样东西,“万一什么时候出走,只要把铺盖一卷,网篮与衣箱任取一样,就是登程的旅人,,,,所以”小山香满蔽高岑“句,也可用诗人自己的话作笺解:生活太安逸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2011年8月28日
2011年8月27日
依韵奉和锐彬兄 〈斗鸡图〉
斗鸡冷酷厮杀场面令人不忍,而画家笔下展现的
应是另一番风采,是勇猛的战斗精神,,,,
今以另一种斗鸡图景奉和锐彬兄大作:
恶斗无完羽,鸣锣奋耸肩。
牢笼由主控,战火问谁燃。
筋骨神难治,铜钱声肆溅。
伤痕存岁月,回首梦从前。
附林锐彬兄元玉
观陈建坡先生斗鸡画
翮敛收残羽,腰弓耸败肩
朱冠扬奋际,裂眦火光燃
只待惊风起,重挑血雨溅
潦潦催数笔,双雄峙笺前
2011年8月20日
七律 岁辛卯孟秋与诸友始组网团互勉
日去缘留寻复寻,青苗秃树续成林。
松梅试展清平舞,猿鹤新啼长短音。
桂月花朝来倩影,声情意境望高岑。
低昂共倚毋欺小,愿扶余生乐上琴。
2011年8月16日
语译 龚自珍 〈夜坐〉二首
语译 龚自珍 〈夜坐〉二首
(一)
春天的今夜
我对着画屏而坐
内心不禁涌现哀伤之情
不如放眼远处的天空吧
远处山峦难数
唯有一山巍然突起
使得四面的丘陵群而嫉妒
灵验的帝座星于万籁中寂寂无言
看看边塞
似腾起一股奇女之气
而江东
少微星经已殒落多时了
我从来不存有
屈原对天而问的忧郁
宁愿唤出月里的姮娥
下来听听我的诗章
(二)
东西南北紊乱的现象
令人感到心情异常沉重
睨视国内四周
能以治国的人才空无一人
三十那一年就任礼部
我开始国史馆的小官
少年时的光阴惜都堕落于
狂放不羁的晋代文士风气去
志向是为救国解困
作出超越拜将与成仙的事业
结果却是在诗文的创作上
回肠荡气中消耗了一生才华
那一天砉然一声
打破禅关之际
我要以美人如玉剑如虹的高洁情操
实现自己的理想
龚自珍 〈夜坐〉 元著全诗
(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011年8月13日
七绝 何谓廉耻
七绝 何谓廉耻 ----杨天雄
步锐彬兄〈优秀脏话〉元玉
步锐彬兄〈优秀脏话〉元玉
不文词句众嘲嗤
学府堂堂任所为
偏有庸儒摇鼓赞
激情澎湃不存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附锐彬兄元玉:
七绝:优秀脏话
何物斯文走兽嗤
言花语巧意安为
已怜叶落秋风劲
偏有扬鞭抽树皮
本事: 2011年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传播学院某女生代表致辞。因以脏话作形容词结尾,引发轰动。据报导,事后校方和学生都致歉,却有一二外来助理教授,赞扬此生“表现了自我”“有创造力”“为新加坡高等学府能培养出这样的优秀生感到自豪”云云。
2011年8月6日
七绝 〈石叻诗词〉诞生开场白
〈石叻诗词〉诞生开场白
人怀石叻韵和柔,
夏夜凉来似入秋。
蕉雨椰风图不复,
宏楼掩处尽名流。
石叻诗词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我们非常期望这个以团队姿态作基础的虚拟园地,可以真诚的以传统诗词正道与众多的诗人,朋友相互交流,切磋,甚至取得多姿多彩的人生经验。 至于能否于这贫瘠的泥土上长出美好的花朵,就得凭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附 林锐彬兄元玉:
附 林锐彬兄元玉:
七绝 石叻天声-----林锐彬
步韵天雄兄台
石叻天声格婉柔
炎风唤夏雨招秋
渔歌远去车鸣起
谁计清泉石上流
附 程碧娟诗和诗元玉:
sppoetry.blogspot.com
附 程碧娟诗和诗元玉:
七绝 贺〈石叻诗词〉掀序幕
一水同源各自流
清纯洁白意悠悠
放怀分组古今韵
共享云天远景幽
一水同源各自流
清纯洁白意悠悠
放怀分组古今韵
共享云天远景幽
sppoetry.blogspot.com
石叻诗词
2011年1月27日
读钟临杰博士兄〈松园诗集〉手稿并贺其琼章杀青
自许微尘学养丰,晚研唐宋意舂融。*
登山涉水游天际,悟佛读经开卷中。
果硕非缘攀凤术,茶甘不在染缸红。*
千金一纸光辉映,韵得神来一笑通。*
* 唐 沉佺期 《过蜀龙门》诗:“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宴》:“此生委係乘龙,属官礼当攀凤。”* 用来染东西的大缸,比喻对人产生不良影响的环境* 宋 陈师道 《题明发高轩过图》诗:*“ 滕王蛺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2011年1月21日
对联——秋声
此联出自红叶君之七律,好久就想将其颔联以毛笔写成对联,无奈久无练笔,心有
余而力不足。近日偶然间重读之,越觉此诗有好些方面,值得好好咀嚼,欣赏。首先,此乃红叶应和我的”秋声“而写的一首七律,然整首诗没埋有一丝酬作之迹 ,全然自以真挚的感情,淡雅无邪,以天籁唯一据点的 直书以诚
船山有云:“古之君子以动必议者 ,其议必有所拟;其言必拟者,其拟必从其實,,,,。所谓诚,即心所允 ,強调的是言辞内在修养,”正己无求“。在这角度,红叶的确可得八十分以上无疑,从此句可看到于修辞方面,红叶有下过大气力,做到”修辞立其诚“。
下面让我门来看看全诗是如何着笔:
八月犹然热浪汹,凉风未肯便相逢
清心惟饮至纯水,强志因怀不老松
曾记诗中勾菊影,长宜月下忆枫容
金秋纵是姗姗至,万唤千呼韵始浓
首联写的是天然气候,八月的热浪依然,天气将凉而又不一下凉 。转入颔联:作者自然是
知晓,秋天经已到了,不感到凉快的只是人的心,因为人的心尚存有夏的热浪。
作者在这给予劝告:要先感到秋凉,必需先清心,要清心必需诚心,不仅如此,尚要强志,如老松一般的谦诚。此联实是整首诗的重点,文辞淡雅,其修辞几达如船山所云:诚实的”言辞“,是写作应努力追求和表现的主客观一致的普遍真理。
第三联作者转入心平意静的回忆,诗中的菊,月下得枫,这些均是秋天的植物 ,通过这些植物特色带出结句 :金秋纵是姗姗至,万唤千呼韵始浓。秋天来得虽然慢了些,但秋韵反而更加浓呢。
“君之行文淡雅,使原诗随之转入另一种文体,使图景迅速展开:褪去的雾气,潺潺的
水声,横贯的溪流,鬼斧神功的山岩,火样的红叶.,比原诗更细腻。这是我在另一首
红叶给拙作的语译的赞语,想不到于此再可用上。呵呵。
余而力不足。近日偶然间重读之,越觉此诗有好些方面,值得好好咀嚼,欣赏。首先,此乃红叶应和我的”秋声“而写的一首七律,然整首诗没埋有一丝酬作之迹 ,全然自以真挚的感情,淡雅无邪,以天籁唯一据点的 直书以诚
船山有云:“古之君子以动必议者 ,其议必有所拟;其言必拟者,其拟必从其實,,,,。所谓诚,即心所允 ,強调的是言辞内在修养,”正己无求“。在这角度,红叶的确可得八十分以上无疑,从此句可看到于修辞方面,红叶有下过大气力,做到”修辞立其诚“。
下面让我门来看看全诗是如何着笔:
八月犹然热浪汹,凉风未肯便相逢
清心惟饮至纯水,强志因怀不老松
曾记诗中勾菊影,长宜月下忆枫容
金秋纵是姗姗至,万唤千呼韵始浓
首联写的是天然气候,八月的热浪依然,天气将凉而又不一下凉 。转入颔联:作者自然是
知晓,秋天经已到了,不感到凉快的只是人的心,因为人的心尚存有夏的热浪。
作者在这给予劝告:要先感到秋凉,必需先清心,要清心必需诚心,不仅如此,尚要强志,如老松一般的谦诚。此联实是整首诗的重点,文辞淡雅,其修辞几达如船山所云:诚实的”言辞“,是写作应努力追求和表现的主客观一致的普遍真理。
第三联作者转入心平意静的回忆,诗中的菊,月下得枫,这些均是秋天的植物 ,通过这些植物特色带出结句 :金秋纵是姗姗至,万唤千呼韵始浓。秋天来得虽然慢了些,但秋韵反而更加浓呢。
“君之行文淡雅,使原诗随之转入另一种文体,使图景迅速展开:褪去的雾气,潺潺的
水声,横贯的溪流,鬼斧神功的山岩,火样的红叶.,比原诗更细腻。这是我在另一首
红叶给拙作的语译的赞语,想不到于此再可用上。呵呵。
新加坡,狮城,论坛,博客,文化,文学,社会,时事,移民,留学,投资,美食 v U ? h&I
2011年1月14日
庚寅腊月初十
冬去春来信有方,无痕水逝纪年长。
黄花巨木今犹健,赤土椰乡昨已忘。
眼底巍楼争显赫,灯前韵律写苍茫。
殷勤若倦风声哑,日落何峰尽隔墙。
语译
冬天去了春天来,
大自然是依四季有序的循环不息,
日子就像流动不停的水,
无痕迹的过去,
累积起好长好长的纪年。
腊月初十的今年,
我窗前开着黄花的大树,
虽老还壮健。
而我忽然想起,
童年时的长有椰子树的故居,
似乎于梦中都不存在了。
如今,
眼底所看到的,
是一栋一栋巍峨大楼,
于白云底下,
争比着谁最显赫!
如今,
灯前的我,
试图运用一行一行诗韵格律,
琢磨着用笔尖,
描绘那渺茫和悠远,
无山无水 ,
毫无根据的意境。
大地的风,
经过终年累月不停吹拂,
也似乎厌倦了,
不再发出威猛洪亮声音。
黄昏的时候,
我独自猜想,
那艳丽的夕阳,
如今落在山峰的哪一边?
于眼前栋栋泥墙阻隔之下。
。
2011年1月11日
2010年10月16日
黄遵宪留给新加坡的诗
黄遵宪留给新加坡的诗
黄遵宪是清末期出现的出类拔萃的人物,享有外交家,改革思想家,诗人的盛誉 。曾任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之职,之前,出使日本参赞,后调美国旧金山领事,再出任英国使馆参赞。黄氏任驻新总领事时,曾为新加坡华族侨民争取内外权益,以及推行文化教育做了很多工作。
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中坚,“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是他提倡的诗歌主张,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梁启超称之为”能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推许其诗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黄遵宪去世,梁氏在其题《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中追忆道:”故先生之诗,阳开阴阖,,千变万化,不可端倪。于古诗人中,独具境界“。钱钟书《谈艺录》称:近人论诗界维新,必推黄公度”
他他很早就写下这样的一首杂感,讽刺俗儒盲目尊古,“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的陈腐观念: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衍。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黄遵宪《新加坡杂诗》乃黄遵宪有关描写新加坡过去事迹重要诗作之一,诗作沿黄氏一贯“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的格调,以新辞新事,写下的稀有诗篇:
黄遵宪《新加坡杂诗》(十二首)
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
地犹中国海,人唤九边门。①
南北天难限,东西帝王尊。
万山排戟险,嗟尔故雄藩。
本为南道主,翻拜小诸侯。
巧夺盟牛耳,横行看马头。
黑甜奴善睡,黄教佛能柔。
遂划芒芒迹,难分禹画州。
华离不成国,黔首尚遗黎。
家畜獠奴段,官尊鸭姓奚。②
神差来却要,天号改撑犁。
益地图王母,诸蛮尽向西。③
王屋沈沈者,群官佩剑磨。
开衙尊鸟了,检历籍娄罗。
巢幕红鹰集,街弹白鹭多。
独无关吏暴,来去莫谁何。
裸国原良种,初生赖豕嘘。
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
吉贝张官伞,干兰当佛庐。④
人奴甘十等,只愿饱侏儒。
纣绝阴天所,犁鞬善眩人。
偶题木居士,便拜竹王神。
飞蛊民头落,迎猫鬼眼嗔。
一经簪笔问,语怪总非真。
化外成都会,迁流或百年。
土音哓鴃舌,火色杂鸢肩。
马粪犹馀臭,牛医亦值钱。
奴星翻上座,砥鼎半成仙。
不着红蕖林,先夸白玉霜。
平头拖宝靸,约指眩金钢。⑤
一扣能千万,单衫但裲裆。⑥
未须医带下,药在女儿箱。
绝好流连地,流连味细尝。
侧生饶荔子,偕老祝槟榔。
紅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
都缦都当尽,三日口留香。
绝好流连地,流连味细尝。
侧生饶荔子,偕老祝槟榔。
紅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
都缦都当尽,三日口留香。
舍影摇红豆,墙阴覆绿蕉。
问山名漆树,计斛畜胡椒。
黄熟寻香木,青层探锡苗。⑦
豪农衣短后,遍野筑团蕉。
豪农衣短后,遍野筑团蕉。
会饮黄龙去,驮经白马来。⑧
国旗颺万舶,海市幻重台。
保藏诸天集,关门四扇开。
红髯定何物,骄子复雄才。
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
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
宝盖缝花网,金函护叶笺。
当时图职贡,重捡帝尧篇。
新加坡杂诗(十二首)是黄遵宪在新加坡写的,也是最有南洋风味的篇章,十二首全以五言律诗形式组成,从第一首:”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写当时的新加坡地理形势,至第十二首:“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有感国人缺乏高瞻远瞩的精神,遗憾“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整篇非常多姿多彩,如马来古国割让疆土,英殖民地统治野心,石叻的华巫印各族的生活情形,还包括各民族的语言,衣装,饮食,榴莲,胡椒,香蕉,锡矿等等详尽描写。
黄遵宪出任新加坡总领事的时间虽然不很长,但对新加坡当时的华侨所作的贡献却是非常明显的,黄氏1891年1月9日继新加坡领事左秉隆,出任为第一任驻新总领事,至1894年经张之洞奏调回国。
黄遵宪初到新时,生活于新马的当地华族人民,处境非常恶劣,殖民地官员的倚权霸道,清王朝的积弱难返,使到自家领事官员处于劣势,往往在保护华民事务上承受诸多牵制,左秉隆这位”炎洲冷宦“对自己的官职并不称心,虽有忧民伤时的心思,而无振聋发聩之作为:
海上承恩拥大旗,使君终日竟何为。
移山徒抱愚公志,无米难成巧妇炊。
世味认真同嚼蜡,禅机参透胜含饴。
投簪讵敢得高尚,禄位由来不许尸。
当时图职贡,重捡帝尧篇。
新加坡杂诗(十二首)是黄遵宪在新加坡写的,也是最有南洋风味的篇章,十二首全以五言律诗形式组成,从第一首:”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写当时的新加坡地理形势,至第十二首:“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有感国人缺乏高瞻远瞩的精神,遗憾“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整篇非常多姿多彩,如马来古国割让疆土,英殖民地统治野心,石叻的华巫印各族的生活情形,还包括各民族的语言,衣装,饮食,榴莲,胡椒,香蕉,锡矿等等详尽描写。
黄遵宪出任新加坡总领事的时间虽然不很长,但对新加坡当时的华侨所作的贡献却是非常明显的,黄氏1891年1月9日继新加坡领事左秉隆,出任为第一任驻新总领事,至1894年经张之洞奏调回国。
黄遵宪初到新时,生活于新马的当地华族人民,处境非常恶劣,殖民地官员的倚权霸道,清王朝的积弱难返,使到自家领事官员处于劣势,往往在保护华民事务上承受诸多牵制,左秉隆这位”炎洲冷宦“对自己的官职并不称心,虽有忧民伤时的心思,而无振聋发聩之作为:
海上承恩拥大旗,使君终日竟何为。
移山徒抱愚公志,无米难成巧妇炊。
世味认真同嚼蜡,禅机参透胜含饴。
投簪讵敢得高尚,禄位由来不许尸。
左秉隆此首以〈自述〉为题的律句,足以道尽满清官员于当时当地的无能为力的心情。
黄遵宪毕竟是一位不凡的改革健将,一上任,隔日便在报纸上发表告示:凡新加坡总督所辖之地所有寄寓华民,本总领事均有保护之责。凡总领事职分之所当尽,权力之所能为,断不敢不殚竭心力,上以抒报国之忱,下以尽护民之职。
在新加坡的这段日子,黄遵宪除了日理万机,处理公事之外,更是非常关心华人子弟的教育以及参与民间的文化活动。自1892年至1894年,大多时候都有主持图南社的社课。其间对华侨社会的影响确实不小。
1892年黄遵宪创立图南社。其目的是替国家培养人才,对象是大多数“言华言,服华服,守华俗”的华侨。但也不排斥“通象寄之书,识佉卢之字“的富家。
作为有远见的诗人暨外交家,他虽然忙于公务,仍然在所到之处,留下不少宝贵诗篇,在新马创作的作品,《人境庐诗草》卷七收有:《夜登近海楼》 ,《续怀人诗》(十六首),《新加坡杂诗》(十二首),《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眼前》,《寓章园养疴》,《番客篇》,《养疴杂诗》(十七首)等数十首。
通过实际的行动,通过诗词描绘,黄遵宪在新马的历史上所作的贡献,本应有一个重要位置。然而时至今日,时间却把这段历史慢慢淹没,真是可惜。尤其是新加坡年轻一代国人,对于黄遵宪这名字,简直是闻所未闻,有鉴于此,对黄遵宪的诗与人再予彰显,也是必要的。
①—九边门,英国以新加坡为南洋之门户,可见新加坡
重要的战略地位。
②—奚,指当时华民护卫司奚以智,黄遵宪与其关系很恶劣,
黄注“官尊鸭姓奚”以喻其为人最贪秽。
③—王母,指英女王
④—吉贝,马来语的译音,指棉布。干兰, 竖立的木桩
构成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
⑤—宝靸, saˇ即拖鞋。
⑥—裲裆,liang′dangˇ相当于背心
⑦—青曾,青石。
⑧—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知君无限恨,未得饮黄龙。
2010年10月10日
读维庆兄寄〈滄浪感懷有作〉 却寄七律一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舜钦)
去官无憾得沧浪,四万钱交换海洋。
醉罢浩歌馀不问,乐而仰啸且眉扬。*
筑留鱼鸟忘乡路,亭系兰艭载夕阳。*
比较今时真洒脱,锱铢何事累彷徨。
沧浪亭于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 原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花园。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 后以亭名为园名。
去官无憾得沧浪,四万钱交换海洋。
醉罢浩歌馀不问,乐而仰啸且眉扬。*
筑留鱼鸟忘乡路,亭系兰艭载夕阳。*
比较今时真洒脱,锱铢何事累彷徨。
*〈沧浪亭记〉: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沧浪亭记〉: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沧浪亭于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
2010年10月3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