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杨天雄”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杨天雄”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0年6月26日

悼屈原



端午悼灵均,汨罗江浪频

吟诗情触景,读史字含辛

去夜寒霜凛,当空苍昊新

楚辞堪唱绝,天问岂沉湮

哀国君无主,教民礼辅仁

忠魂今倘在,社稷福无垠

此习作写于若干年前,当时诗社尚在,每当
端午节,社员都动笔写有关纪念屈原的诗作,
有时还主办书画展。如今时过如烟,,,。

2020年6月4日

记一幅遭遗弃的画


     油彩参差染绿茵,
     小桥流水少游人。
     奈何姿色连天映,
     仍有郎君不识珍。

2020年5月21日

疫情即景



疫情即景

大帝遥天越境争,
疫情千万泛州行。
可怜百姓尸无土,
家国将亡白病生。



2020年5月20日

看银星,记二题 ——旧诗文钞

前言:这几篇旧作,让我忽然想起多年前
的日子,那时的人与时,与现在作一番比
较,只短短几十年,实在有天渊之别,那
时一切都那么清淡,朴素,我怀疑当时至
现在仍然存在的朋友,看到我的这些习作,
会有正面反应呢。

(一)舞

首先是有了生活
有了欢愉
才有歌
才有舞
于是
一张白云飘拂的幻景
一个牧民生活的帐幕
在艺术演员的表演下
舞台活跃起来了
舞台欢腾起来了
呈现在眼前的
不再是表演
不再是娱众
是一个真实的图景
是一个真实的社会
没有马
我们看到马在奔腾
没有草
我们看到草的海洋
没有羊群
我们看到羊群涌现
没有锣与鼓
我们听到鼓乐喧天
没有描写社会面貌
我们看到那社会面貌

(二)歌

呵,呵,
歌王,歌后
你们可以走了
今晚
我们的库尔班大叔
来到了这里

呵,呵,
眼泪,小花
你们可以休了
今晚
我们要听
草原颂歌

多豪迈的歌声啊
多嘹亮的歌声啊
多感情开朗的歌声啊
多热爱生活的歌声啊
我们的心境
又一次随着歌声
开扩,开扩
我们的胸怀
又一次随着歌声
充实,充实
像许久没有得到营养小树
从新获得营养

我们今夜
欢欣地听着我们的歌
欢欣地唱着我们的歌


时间过得真快,一九七七年香港银星艺
术团在此地演出,我写小诗二题,今天
—一九七八年银星又再度莅临了,我把
这首诗寄给生活版,也可算是对去年演
出的追忆,也可算是对今年银星再次演
出的祝贺。

2020年5月16日

     感谢——旧诗文钞

     我们应该感谢
     琴的创造者
     留下了这么美妙的琴

     我们应该感谢
     鼓的创造者
     留下了这么灵巧的鼓

     我们应该感谢
     民族的先辈
     留下了这么丰富的遗产

     如今
     美妙的琴
     灵巧的鼓
     又给予我们
     一次丰满的欣赏

     我们的民族乐手
     用有力的手
     奏出激昂的曲子

     我们的民族乐手
     用有力的手
     奏出真实的情感

     琴是古老的琴
     鼓是古老的鼓
     而乐曲——
     风雨鱼舟
     写的是渔民生活
     山河颂
     奏的是祖国壮丽河山

     我们应该感谢
     我们还有这样的琴
     我们还有这样的鼓


这首诗原载于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南洋商报生活版
后由中艺民族乐团特刊——(音乐晚会)重载。




2019年10月28日

表哥 —— 旧诗文钞


又是假期了。
前几个月,姑母就来了信,叮嘱我,这个假期,一定要到她儿去。
我在此地没有什么亲戚,姑母可说是我唯一最亲的人,接到她那亲切又带点威严的信,我踌躇了几个晚上。
最后我还是向她屈服了,因为我亦渴望着再看一看那久别了的山城。
先到百货公司去,在糖果部拣了几样姑母喜爱
的糖果,蜜饯之类的食品,再到服装部替表哥购了一件羊毛外套,然后便跨上那辆直透J阜的豪华巴士,向姑母家进发。
清晨的凉风,从车子的小窗阵阵吹进来,吹得人好凉快,我静静地靠在柔软的座位上,眺望着一路上的自然景色,尽情领略这一段不算远的旅程....。
在我的记忆里,像这次一样,坐巴士到姑母家,是有过不少次了。在过去的前几年,每遇到有假期,我总是恨不得早到姑母哪儿去,住上几个星期,才心满意足。
姑母的家虽然不是建在名山大川,却是在离市区稍远的一个小镇上,依山傍水 而且,我对于姑母的一家,素来就有一份特别的亲切感,在她家,除了有姑母她老人嘘寒问暖,多方照顾外,还有表哥,表妹这几个年轻人,在嘻嘻哈哈的欢笑中,往往,一个短短的假期,便把我整年在工作上的闷气,一扫而空。
但在几年前,表哥出事之后,我便不大敢打扰她老人家,因为每次去的时候,姑母总是触景生情地为他儿子的失去而难过。譬如,当我们谈笑谈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有时就会没来由地突然说道: 
要是建生在,多好....。”说完,他就情不自禁地饮泣起来。
如今,我又再回到喜爱的园林来了,只不知道,待会儿见着姑母,会不会又发生那不愉快的局面。
车子越过了长长的一排椰林,姑母的家在望了,下了车我沿着一条泥泞小路走过去。
对面表妹们已经迎得上来:
表姊,你好,怎么这么久都不来?把人都等死了。”
三表妹一边枪着替东西,一边埋怨道。
他呀,整天吵着妈写信催你来,还不是馋嘴,你来了,他便有糖果吃了。”二表妹也走了过来,趁机挖苦她妹妹。
你才馋嘴,人家是想念表姊嘛。“
哎呀,好一个多情的表妹,人一见,便把心都掏出来了。“
几年不见,他们姊妹的爱玩性格一点儿也不曾变,一见面就支支喳喳的嚷个不停,我的心也跟着他们的谈笑声中年轻起来了。
表妹,真的好久没见了,你们都长高了,姑母呢?”
在家,妈妈知道你要来,天天都在整理这,整理那,要把我们的家弄得整整洁洁欢迎你这位城市小姐呢?”
三表妹爽快地回答。
真的?那真不好意思了。”我略表歉意地说。
哎呀,表姊,几年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客气了。“
二表妹一面说,一面拖着我的手,前面正躺着一条小桥,她叮嘱道:表姊,小心了,这桥滑得很。”
跨过小桥,转入了青翠的一排矮篱笆,姑母的那间半新旧的沙厘木屋便又熟悉地呈现在我眸前。
妈,客人来了!“ 三表妹提高嗓子,朝屋里大声叫喊。
谁啊?“ 是姑母的声音。
是我,姑母,您好。”我应者,大步走进屋里。
见了姑母,他老人家马上过来,慈祥的眼睛在我脸上直瞧,然后又激动,又亲切地说:
华,怎么这么久都不来走走,不喜欢姑母啦?”
不,姑母,我也很想来,不过.........由于事情太多,分不了身,这次假期,您不写信,我也会来的。”
没见姑母那么多年,我发现她头上已增多了几根银发,眉目中间有几行若隐若现的深痕。
我环顾屋子里的景象,都和几年前一般,只是收拾得很整齐。
一台旧的缝纫机表面上油亮亮,显然是经常有人使用它,于是我对表妹说:
表妹你们甚么时候学会缝纫的?”
看你,表姊,相隔几年,我们的家事,就全不知道了,这缝纫机是妈车水货用的。”
车水货?”我不明白的问。
很久了,自从建生不在,隔壁的二嫂刚好替人接了些衣服来车,我便顺便拿些衣服回来,一方面好打发时间,另方面也藉此赚些收入,维持生活。”
姑母说完这些话,便突然若有所触的样子。我知道她又想起表哥了,连忙打岔道:
表妹,姑母在信上说,你们都到工厂工作了?”
是啊,姐姐在塑胶厂,我在电子厂.”
哦,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当起电子工人,从前的人连想都没想过,说起来还是技术人员呢。”我真诚地称赞道。
“ 什么技术人员,表姊你别挖苦我好不好,我在厂里每天只是在检那甚么鬼名堂的东西,小得像绣花针,我实在很难坚持下去
一提到工作上的苦衷,三表妹脸儿也胀红了,满面委屈的神情。
这时候,姑母已经把一大杯热腾腾的茶端到我面前,便接着说:
是真的,听兰儿每次工作回来都说头疼,我想那工作也必定不好做,唉,现在赚碗饭吃真不容易,他们两个人工作,虽说每人有两三元余工资,但左扣右扣,拿回家的,已经剩下无几了。还是你好,住在城市,又受过教育,样样方便,,,,。”
姑母,你又来了,我只是外表好看,其实有许多苦衷又有谁知道?”
几年不见,话一谈开可多了,尤其是姑母,从我的衣食住行以至终身大事,样样都关切地问。我心里老是想知道表哥的近况,
只是碍于姑母在场,只好把话留在心里。
晚上躺在表妹房内的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便从行李袋里拿出白天买来的外套
,对而表妹说:
表哥的近况怎么了,这是我特地买的一件外套,他在那儿也许会用到。”
二表妹接过外套,看了一下:
表姊,你想得真周到,妈本来也想买件给哥哥,只是价钱太贵,好几次都卖不成。
她忽然停了停低声说:”哥哥去年去了xx地了,上回我和妈去看过他,哥哥比从前更瘦了,,。“
表哥真苦!“ 我幽幽地叹了一句。
苦当然苦,不过哥哥从没在妈面前唉叹,她只叫我们好好地服侍妈,叫我们多读些有用的书,看情形,哥哥是越磨炼越坚强了。“
表妹这么说我是相信的,因在我的记忆里,表哥,永远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敢说,敢做,敢于面对现实。
记得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假期中到姑母家住,表哥便不断向我分析一些做人的道理,他时常对我说:
除了功课,应多看课外书,当然是好的书。”
他说他最近因为接触到一些好书,也参加学校的活动,使他对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
我当时不知道,表哥已经开始变了,后来几个星期,我看见他都很忙,忙着读书,写东西,忙着和同学讨论问题。总之,他是利用一个短短的假期,尽量干一些有意义的事。
有一天,我这么笑他:“表哥,看你好像变了。变得像要上战场似的。”
他听了,并不生气,只小声地说:
生活本来就是战场,说我变了也可以,不是有人说过,生活只有两种,' 不是腐烂便是燃烧吗 ',我希望我变的是属于好的。”
过后,他似乎发现它的话太理论化了,于是又温和的说:
华,我们学校成立了同学会,我也是小组负责人之一,所以在假期中忙了些 “。
几年后,表哥离开学校,他虽然念过书,但一点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也没有,他并不坐在家里等待一份舒适的工作的到来,然后安安稳稳地过一生。有人叫他去干几天估俚,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有人叫他到建筑工地当几天散工,他也一口承诺。这样断断续续地工作着,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段日子,而表哥也慢慢地长的更高大,更结实了,,,。
已记不清是多年以后,忽然一天,我接到姑母的来信,说表出事了。
” 表姊,你怎么了。“ 是二表妹发现我在怔怔地痴想,便过来摇我的肩膀道。
“ 哦,没什么,我想起表哥,他年纪轻轻,懂得的事情可真多。”。
“ 哥哥就是懂得的事情太多了,才招到这样的灾难,你不知,这几年,妈为了失去哥哥,天天都在饮泣,,,”二表妹很凄然地说。
“  ,,,” 我不知该用什么的话来安慰她。
夜深了,我辗转在硬冷的木床上,眼睛老是不能闭上,想起表哥舍己为群的光荣行径,精神更为之一振,我索性坐起来,把小土油灯的灯蕊转亮一点,向表妹说:
” 表哥真是好人,你们有这样的哥哥,应该感到自豪!“



2014年2月3日

框里的蝶 旧诗文钞之十三


我爱你的曼舞

在山野

你常给我

一个突然的欢畅


我爱你的色彩

在花间

你常使花儿退于一旁


但是啊

我怎样也不忍心

这样把你来欣赏


你的头被钉着

你的翼被钉着

你的身躯被钉着

且要强装成笑

强装成喜

强装成一片欢乐

再任那一块薄薄的镜框

把你变成一件装饰品

挂于那

座客闲谈的厅堂

2013年9月17日

语译 苏东坡《赤壁怀古》


日日夜夜不断向东方流去
长江之水 啊
随着时间的消逝
你把千年古老英雄人物的事迹
都从人们记忆中洗去了

在这古旧的故垒西边
据前人传说
这里就是三国周郎
于此与曹操有过一场惨烈战争的
——《赤壁》

赤壁
那高耸的乱石层层堆积
足以冲破高空的浮云
那汹涌的波浪节节击岸
更能激起千堆的浪花

这这江山如画的地方
一时之间啊
不知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望当年的周瑜
小乔初嫁给了他
他英姿雄伟
    容光焕发
手里摇着羽毛扇子
头上戴着细丝头巾
于谈笑之间
把强敌曹操的五十万大军
痛击致灰飞烟灭

于今
神游于这滔滔江水
曾经是周瑜辉煌战绩的地方
可笑我自己却多情善感
头发早已霜白了

人间的事情果然是
好比春梦
有如朝露
当日叱咤风云
不可一世的英雄
于今何在
所谓的种种得与失
也不必要去计较了吧
还是斟杯酒来祭奠江中的明月罢了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013年7月5日

遥寄诗人 旧诗文钞之十二


读〈洛美十友诗集〉

你的诗
究竟有多重
它钻穿年代
    钻穿重山

你的诗
究竟有多轻
它飘过云雾
    飘过海洋

你的温馨
你的真诚
你的祝福
你的祈望
究竟又有多深呵
我们在遥远的海岛
一样感到亲切

你唱起激情的歌
我们就仿佛看到
那滔滔的江水

你描写站立
我们又仿佛看到
那一面迎风的旗

在遥远的海岛
你知道吗
我们在读你的诗
我们在学你的诗


2013年7月2日

蓝色小花


起先
叶子从一片
再一片
争扎着一年又一年
这株寄身于墙角的
羸弱蓝色小花

晦暗的光是云层偶尔
偷得太阳剩余面色洒下的慷慨
可也非常难得的
一寸生机啊

人们已不再记起
无光的民族原于何因
能苟安至今

内心无需愧疚
你总难忘褴褛的来路
值得万分珍惜

渺茫并非绝望
等待复等待
虽不知那一日
雨水就不曾静止给与灌溉

谁会失忆那
曾经有过风暴的洗礼
不曾任狂流冲走那一刻?

相信吗
于纵情起舞的蓝色天空下
也一定是
万蕊绽放的你的笑容


2013年6月27日

李商隐 锦瑟


涂绘着美丽彩图的
锦瑟
何以
齐齐整整
是五十弦
而不能是二十五?

它的
每一弦
每一柱
那不正讥讽我
曾经糟踏过
虚度过的少年时光?

想起那叫庄生的周庄
在一个清晨梦境里
栩栩然自己变成了蝴蝶
似梦似醒
不知自己就是蝴蝶
还是
蝴蝶就是自己

那叫杜宇的望帝
逝去的灵魂化为杜鹃
心里犹有一股无从倾诉的抱负
春天到来时
唯有借杜鹃的啼叫
徒然
抒发那伤春的感情

世代于海底生活的鲛人
哭泣的晶莹剔透珍珠
于月色明亮的晚上
终于又会化为
串串泪水

蓝田玉山岩层深处
孕育出的温文尔雅美玉
于阳光温暖照射下
终于亦会化为
缕缕轻烟

.....
如此伤感的种种荒唐往事
岂可等回忆来时才有
其实
当时已是非常失意啊


 李商隐七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3年6月26日

夏天的宣判

 火是肇事元凶
大地无可奈何
但终难免于认命
太阳尚挣扎着
然也自觉面目无光而苦笑

烟霾张牙舞爪
随风开路
展开越境掠夺的勇猛

它是照章行事
结果
官判无证例可依
而皆大欢喜

2013年6月20日

六月天

                           一

致富官商踩下民,无光红点日沉沦。

东盟封嘴收豪语,南海潮来作帝臣。

                           二

绿影婆娑百卉妍,蕉椰小国令名传。

悄然六月增新节,锁日烟霾年复年。




2013年5月18日

裕廊河旁的小道


  裕廊河旁的小道

对于你
裕廊河旁的小道
我们
不算是个陌生者
我们双脚
曾经在你的胸膛
逐日逐日
打下了
数不尽的印记
我们曾经
在浓厚的雾水里
领略了你的
清凄
与朦胧
我们曾经
在惨淡的暮色中
拜访过你的
忧郁
与失望
我们都不是
命运的屈服者
我们都不相信
你只会永远
配当这样的脚色

在每个阳光到来之前的清晨
我们看见的
总是这样的你
你象一条吃了迷魂药的蛇
懒洋洋地
躺在
冷冻的雾水中
一任在你身上
紧闭着双眼
满脸菜色的行人
急急而去
有时
你又变成一个
冷酷无情的自私者
眼看着
从巴士吐出来的
疲倦的身影
惺忪的睡眼
而不加援手
有时
你更是一个
令人憎厌的恶作剧者
你会对着
眼瞪着分秒针
脚步轻浮的兄弟
发出咯咯的怪笑
太阳落山之后
你出现的又是另一副嘴脸
你把夜幕拉得低低
然后
把自己变成一切的主宰
你要我们惊怕
你要我们的步履
一脚高一脚低
你要我们
踢着皮球般大的石头
你要我们
踏进污臭的积水
你要我们
任你把玩于股掌之上
难道
你不知道
我们的困难
我们的痛苦?
难道
这就是你
这就是你?
我们
多么希望
你会变成
另外一个样子
到那时
这里长满红花绿树
早晨
你唱着欢歌
晚上
你燃起红火
到那时
这里一切都完美
有谁跌倒
有你扶持
有谁悲伤
有你鼓励
到那时
或许我们
会用另一个
有意思的名字
称呼你,,,

2013年4月18日

李白 忆秦娥



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佳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


语译

西风起了
萧声更悲凉了

可怜秦家的好女儿
秦娥的美丽的梦   断了

秦楼月
秦楼月
何以你还有如此一轮圆月

灞陵桥
依然年年柳色青绿
依然时时离人伤别

乐游原
记得九月的清秋佳节么
何以只得一片萧条寂寞?

拥有无限回历史沉积的
咸阳古道
再也
看不到行客匆匆的脚步
再也
听不到音讯频频的去来

怅然望远
只见将残的落日
       照着断垣残壁的宫阕

只觉晚来的西风
      吹向汉家帝皇的坟墓



〈忆秦娥〉相传为李白所撰,然而真假至今终无定论。北宋末邵博〈闻见后录〉
有云:“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自词也。子尝秋日饯客咸阳宝钗楼
上,汉诸陵在晚照中,有歌此词者 ”生凄然而罢“。
郑樵〈通志〉称:“二词(忆秦娥与菩萨蛮)为百代词曲之祖”
可见这两首词意境之高,自是千古绝调。
此词旧题为〈秋思〉属于抒伤感别离情意之作。但却不同于儿女幽怨那一类。
内容感怀唐朝长安动乱之后的萧条景况。依次写出个人伤别之情,同时含有咏怀
国家兴亡感慨的少有佳作。


2013年4月2日

语译 李商隐 七律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语译

纵览自古以来前贤诸国
不出兴隆落败之势向
贯穿今古的是
        俭朴勤劳则兴
        奢侈荒淫则败

何须琥珀制作的
才能是枕
难道珍珠装饰的
方始是车

运去的时候
青海所盛产的优良骏马
你是没机缘得到的

力穷的时候
即使古蜀的五丁大力士
亦无能胜取蜀山的大蟒蛇

侍圣哲之君
舜弹五弦琴的南风之薰?
有几人曾听得

惟耸于苍梧高山
终古以来的盛景
却有哭念舜的翠羽之旗!















万仞千寻---蜀山   维庆油画

2013年3月27日

语译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语译

淡白的浮云
映现在蔚蓝的天空
枯黄的树叶
铺盖这黑色的土地
秋天的寒气呵把海水染得翠绿

芳草连绵的山峦
我的故乡却无情
让夕阳遥远地照耀于
天水交接的天涯之处

此情此景
油然使人黯然伤神
思恋家乡
羁旅于外的离情别绪,
果然是肝肠寸断啊

每个漫长难熬之夜
除非好梦留人
还有什么能给与慰藉?

每个明月高照之夜
除了以酒独酌
最怕独自倚楼远望

举杯饮酒
酒入愁肠
都化作思念故乡之泪


















这首《苏幕遮》词,是北宋前期名臣范仲淹所作。他当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苏幕遮·碧云天》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思乡词。作者以碧云、黄叶、寒波、翠烟、绿草、红日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下阕作一转折,用“好梦留人睡”衬托旅人夜夜难以入睡的孤苦情怀。结尾两句,构思奇妙。

2013年3月15日

语译 辛弃疾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语译

在这存在着千年幽远的江山里
是不可能寻找得到
孙仲谋这样的英雄豪杰了
就像曾有过的歌台舞榭
总总英雄事业的风流遗韵
最后,总被雨打风吹而无影无踪

在斜阳照射的草丛杂树
和这条寻常的小巷道上
传说有个叫"寄奴"的北伐英雄刘裕曾住过
回想当年他舞动金戈骑上战马
气势凌云敢吞夺万里城地
勇猛有如一头老虎

到南朝宋文帝〈元嘉〉时
宋军轻率挥师
欲效〈封狼居胥〉驱逐胡人
却落得宋君臣仓猝登城北望
面对北魏大军而恐惧
只赢得仓皇北顾

犹记得四十三年 , 战罢归来
路过烽火弥漫的扬州路情景
令人那堪回首的是
北魏太武帝的佛狸祠四周
一片乌鸦喧叫与祭祀的鼓声
仍享受着中原人民的祭礼

而今
还有谁来问
像廉颇经已老去那样子的我
还能正常的吃饭吗
还能为国家效劳吗


维庆石刻:气象万千














2013年2月25日

李商隐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语译

你啊,流连忘返于江都的隋炀帝
梦想芜城建成帝皇之家
就把自己的皇宫都给荒废了

坐落于长安的紫泉宫
时过境迁,于今
都被一片烟霞雾气笼罩着

假如你的玉玺不是
落到哪头上长有日角龙庭
唐高祖李渊的手里

那艘一身盈溢香气的锦缎龙舟
就不会满足于此
应该能航得更远的地方去吧

当日将景华宫的山谷
照得光明如日的营火场
于今空留得乱草衍生

唯有那长久欣欣向荣
堤岸上的绿色杨柳树
入夜为鸦群占作栖息之所

此际你如若有幸于地下
再次碰见了陈后主
那将如何自处?

还能有情趣再次问起
后主的妩媚姬妾张丽华
及那一曲终夜酣然的后庭花?

2013年2月18日

苏轼 水龙吟 杨花词



 苏轼  水龙吟 〈次韵贺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语译

眼看像是花
又像不是花
就是无人怜惜
而任由它纷纷散落

何以而今离开了家
依傍在路中
仔细思量   是无情么
看来还是有动人的情思啊

情思萦绕着寸寸柔肠
深情而使人消瘦
困倦娇媚的眼睛
欲开还闭

即使睡着了
睡梦中犹会随风万里
欲寻郎君的去处
往往却被莺声唤醒

不恨杨花就此纷飞
只恨此曹植夜游的西园
不容诸多花儿众聚

早起方下了一场雨
花儿的踪迹往何处去了
眼见满池萍浮叶碎

只剩得三分春色
其中三分之二陈于路旁
三分之一浮于池中

仔细看来这些都不是杨花
而是点点杨花留下的
别离人的眼泪














维庆油画 :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