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鲁迅诗〈秋夜偶成〉语译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燃烟卷觉新凉。

语译  

在奢华绮丽的帐幕掩盖下  
是谁把时光迅速的  
无声地给吞噬去了  

忽然之间  
柏栗丛边祭神与行刑的地方  
热闹的搭起了作佛事的道场  

望帝死后化为杜鹃
 终于
使芳草于春秋变生变歇

那不知自省的迷羊草
 
甘作
 粉饰大田荒的工具而繁衍

在这秋风萧瑟  
白色恐怖弥漫的日子  
祭拜神灵的酪果从何而来呢  

竟有人搬演“六郎”的社戏  
取代说佛的“仙女散花”  
难得还说“莲花似六郎”  

半夜里  
忽闻鸡啼之声
于风雨交集中远远传来 


一股新凉之气 突然而至

我于是燃起烟卷  
写些“正人君子”深痛恶绝的文章

2011年12月23日

梅花无可代 —和锐彬兄〈冬至〉


维庆图---墨梅

   

梅花无可代

韶响借冬来

留得东风住

云霞七彩开


《 冬至 》元玉

否极泰随来

时花应节开

好翻云覆雨

龙可费疑猜

2011年12月2日

十里蕉椰望欲迷——奉和 锐彬兄南洋才子邱菽园



风流倜傥甘为客,十里蕉椰望欲迷 *

时雨时晴烽火起,如家如国族民齐

一生慷慨鱼纷聚,落日穷酸鸟不啼 *

勿赋雌风悲宋玉,琴樽掉海竟成题 *

*     邱菽园句“十里红尘望欲迷"。
*    1903年邱菽园开始经济萎缩,再后来还需朋友接济。
     1929年<星洲日报>创刊,邱菽园担任〈繁星〉编辑,
      时值新文学崛起,他的诗文已不适于时代趋势。
*    丘逢树(丘逢甲令弟)诗“尽赋雌风悲宋玉,漫吟残月感韩公"。
*  1898年邱菽园第四次广邀内外诗人题风月琴樽图
   丘逢树称邱菽园为“素筝浊酒莽英雄,更载琴樽掉海中

2011年11月23日

意译 清 龚自珍 逆旅题壁



——次周伯恬元韵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意译

科举经历了数次
追名逐利的名利场
亦体验了一番
此际总算认识了
世上这莽莽无涯的荒诞

于是
得以纵横自若
如南宋郑思肖曾撰的心史
我亦可轻易另创
一部自家的心史了

时间终于
退入了肃杀的深秋
秋气呵
却惊不醒耽乐于华堂里
筑巢于梁上的燕子

太阳不留痕迹西坠
天色先行变紫了
迷恋夕阳美景的鸦群
却依然据守道路之旁

犹如美艳于一时
今已老去的寡妇
还敢妄想谈婚论嫁吗?

犹如那根深而行将枯朽老树
已是病入膏肓的皇朝
还能继续绽放鲜花么

于今我呵
唯一的期望
如何化作展翅腾空的冥鸿
向那有山有水幽静的愿景
在所爱的美人
所喜的经卷的陪伴下
凝心注力研读
以此
消磨往后的岁月


清 周伯恬原诗

何曾神女有生涯,渐觉年来事事赊
梦雨一山成覆鹿,颓云三角未盘鸦
春心易属将离草,归计宜栽巨胜花
扇底本无尘可障,一鞭清露别东华

意译

问谁曾见有神女
生活于底层的不幸者
有什么美好的将来
什么美好的憧憬呢

我感觉到
似乎是一种异常的
年来一直是处于颓丧的
每事都落得不如意逆境中

每于凄风苦雨
梦境中目睹
层峦叠嶂既山不曾山水水不曾水
而失去信心

偶尔有坠落的浮云
柔盈艳如少女秀发
仍不能吸引鸦群盘聚
而毫无定向

此刻我的情怀
已属春心将去将去
倾向于让位华容妖艳的芍药了

决心致此盘算
回乡最适宜栽种巨胜花
让晚岁生计简朴长寿而足

此地既是无甚留恋
超然无物脱离了一切
哪还有障碍得用
扇子拂除?

趁着晨起清露未散
这就策马归去
别了朋友
别了东华

2011年11月15日

步韵奉和锐彬兄〈葬春〉元玉


云梯关外掌中收

混杂鱼龙爱效尤


障碍重重墙就筑


理由旦旦计相勾


绘声绘影无言据


接木移花见鬼羞


世事荒唐形闹剧


真真假假不需求




2011年10月30日

秋日游晚晴园



秋风微送
把凡是树木都催醒了
满园 满园
翠绿呵依然 
不 
今时更翠绿了  
那围绕四周的氛围
莫不都是先烈英灵的遗韵吗
新一代的翠绿
象征世事并非梦里的乌托邦
一百年不算长
令人最兴奋今日可是
仍有不断的解读  
仍有不断的咏吟
一首首动人的当年
不朽诗章
那年哪月
响起的枪声
展开的战斗
依旧
强烈感染着
衣着光鲜的现代游人
连平时避忌的
政治
革命等敏感语言
虽离你我如此的遥远
也从历史中走出来
那火种呵
已然熄灭
只剩下不成形的幻象
但庭院前
伫立着的那尊新铜像
背后那棵椰子树不见了
却在蓝天底下
真切地闪烁耀眼



2011年10月22日

十八个与一个



霎时
    太阳隐去
    空气死寂
而天上的云
    亦失去光彩
四个轮的凶徒
速度如风 但见一团又一团黑影
    如凶恶的狼  冲 冲 冲

脆弱的小生命
恍如一片娇嫩的小树叶
顿时但四溅的不是绿液
而是
    鲜红的 血 血 血

十八个行人
视觉给无理性蒙住了
还是有理性而无眼睛呢
就是踏着鲜红而过

睁着双目的十八个行人
踏着鲜红而过
小生命无助地
微弱的气息
若柔丝将断

一个拾荒的妇人
眼睛雪亮
心地纯良
但太迟了

小生命呀
在妇人怀抱中渐渐熄灭

脆弱的小生命 
永远不清楚
自己
此刻将消逝于人类
的文明社会,,,

2011年10月14日

古风



此时  冷得出奇的风
庄严而又宛转的
从银河
忽而迅速降下如仙女
轻轻唱吟一句
随我来,,,

于始
人也就懵然变得无知
任风的牵引走向
路漫漫而不可终
云渺渺而不可及的
     凡尘莫染的
     今时昨世

清晨鸡啼之际失神
于睡犹未足
寂夜灯灭之时兴奋
于睏却无眠

而后
默默翻弄
时人之    弃屣
痴痴咬嚼
古儒之    呕心

可笑
多少奇思妙想
恋爱于
风的馈赠


2011年9月29日

引郑愁予洗红溪与女孩


菱花镜映洗红溪
稚女娇羞倩影兮
风扯彤霞怜艳丽
牵裙欲洗此灵犀

偶翻郑愁予现代诗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见收有“洗红溪与女孩”短诗一首,
诗人字简言深,情意具备,一幅洗红溪妍丽画图即时活现眼帘。然诗人标明”
现代”,朦胧中当应有寓意深邃的神妙境界,一时也不易领略其中奥秘 ,亦是
常情,姑且不求甚解也。

2011年9月20日

语译 龚自珍 (咏史) 一首


咏史 清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押客操全算,团扇人才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封侯。

语译

环顾东南十五州这些地方
感觉一片繁华绮丽
金迷纸醉的人真不少啊

但那些有学问的读书人
因何却受那么深沉的压制
而陷于重重恩怨的困境中呢

有权柄的地方盐官与幕僚门客
垄断了所有财富资源
从而操纵了一切胜算

那沽名钓誉的所谓团扇才人
亦倚仗达官贵人的荫庇
安安稳稳的坐于上游

每当有人议论朝政的场合
人们都紧张的远离席位
因为怕惹来文字狱之灾祸

著书立论已变成敏感的话题
即使仍然苦苦挣扎的
不都是为稻粱谋的权且之计吗

汉高祖刘邦立国的当年
曾下诏招降的
田横五百壮士

于今往何处去了
难道全都封侯拜相
享尽富贵荣华吗


2011年9月15日

云烟


妙境云烟千面颜,一时三换更增删。

闲挥衣袖虽无意,偶占银河亦等闲。

借雨催凉能应节,翻风倒海反欺山。

既然同是天然体,哭笑何因眨眼间。

2011年9月6日

戏和 临杰兄 〈听阳关三叠〉


朝雨浥尘离别情

玉门三叠阁中生

举杯君莫推辞醉

欲听阳关第四声



附钟临杰兄元玉

渭城朝雨柳枝青,


三叠悠凄彻客厅。

戚戚荒凉关外境,

千巡旨酒不允停。
  

2011年8月31日

语译 鲁迅诗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及其他


五代时吴国的钱镠国王
虽然死去
但高压统治的手段
于今依然有人承继

春秋时夫差的国相伍子胥
虽然被赐死
其随波漂流的尸体
于今依然没有寻获

勿因杭州这个地 方
有辽阔林园和温暖的阳光
而嫌弃了自己的战斗本能

勿因杭州这个地方
有连绵山丘和遍地的花香
而遮蔽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坟坛
在西湖湖畔
荒凉冷落

宋代诗人处士林逋的梅鹤
在杭州孤山
景象凄凉

怎样能比得上
在壮阔无垠的旷远
为国家的将来而奉献力量

怎能比得上
在风波浩荡的湖海
为文坛的创作而发挥才华


鲁迅 原著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墓,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注: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第七卷注 。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写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 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的。诗中“假”原作“遐”,“风波”原作“风沙” 。

新加坡过去的上海书店,曾经出售由姜添编注〈鲁迅诗注析〉 一册。“诗注”面市后 ,对于姜添的注析〈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曾经有不同的回响。

我保存着一张剪报,现在经已发黄得可怜,而对于这一注解争论亦一直留 于脑海,如今欲试语译此诗,于是就翻了出来。

剪报是早期“星洲日报”副刊,登于副刊上角的方格里名称为〈星洲漫步〉一个小栏。

为了方便, 这里只好依原文抄录一段于下: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牧野流星'”借用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的 “平楚日和憎健翮”句作题目,并根据姜添编注的“鲁迅诗注析将” 健翮 “解为”“爪牙”,又引申为“清廷鹰爪”。

笔者认为姜添的注析其实并不可 靠。姜添的注析,不但“平楚日和”一句是讲错了,就是下一句“小山香 满蔽高岑”,解为“小山香满的西湖,也处在高压之下”也是太离谱的。

他把“蔽高岑”的“蔽'”字解释为“蔽于”,“被遮掩”,实在非常奇怪。 笔者以为,“蔽”字在这里应该是“及物动词”。全句的意思是和“平楚日 和憎健翮”互相发挥,指杭州那种旖旎的风光,舒适的生活容易使人壮志 消磨,迷失方向,放弃理想,不思振作。也就是另一册诗笺选集说:的“ 喻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例如,诗人曾经告诉孙伏园:一个人的生活绝不能常为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不愿意换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孙伏园也说:诗人的房中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这几样东西,“万一什么时候出走,只要把铺盖一卷,网篮与衣箱任取一样,就是登程的旅人,,,,所以”小山香满蔽高岑“句,也可用诗人自己的话作笺解:生活太安逸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2011年8月28日

童振狮与其写生生涯简介



这是画家童振狮兄日前寄予我的两张非常有欣赏价值的
照片,上图的背景相信是最近画家前往印度尼西亚旅游写
生的渔村。下图是他展示的速写稿。
像这样的背包旅游写生,在振狮兄来讲,犹如家常便饭,每
年起码有三四次。不但如此而已,据我看过其写的文稿所
记,如此这般背包旅游,真有如石涛所云:搜尽奇山打草稿“,
比石涛更进一步,他是”游尽四海打草稿“ 而他的草稿一打竟
打了超过半个世纪,,,,


2011年8月27日

依韵奉和锐彬兄 〈斗鸡图〉


斗鸡冷酷厮杀场面令人不忍,而画家笔下展现的
应是另一番风采,是勇猛的战斗精神,,,,


今以另一种斗鸡图景奉和锐彬兄大作:


恶斗无完羽,鸣锣奋耸肩。

牢笼由主控,战火问谁燃。

筋骨神难治,铜钱声肆溅。

伤痕存岁月,回首梦从前。


附林锐彬兄元玉

观陈建坡先生斗鸡画

翮敛收残羽,腰弓耸败肩

朱冠扬奋际,裂眦火光燃

只待惊风起,重挑血雨溅

潦潦催数笔,双雄峙笺前

2011年8月20日

七律 岁辛卯孟秋与诸友始组网团互勉


岁辛卯孟秋与诸友始组网团互勉

日去缘留寻复寻,青苗秃树续成林。
松梅试展清平舞,猿鹤新啼长短音。

桂月花朝来倩影,声情意境望高岑。

低昂共倚毋欺小,愿扶余生乐上琴。


2011年8月16日

语译 龚自珍 〈夜坐〉二首


语译 龚自珍  〈夜坐〉二首


(一)

春天的今夜
我对着画屏而坐
内心不禁涌现哀伤之情
不如放眼远处的天空吧

远处山峦难数
唯有一山巍然突起
使得四面的丘陵群而嫉妒
灵验的帝座星于万籁中寂寂无言

看看边塞
似腾起一股奇女之气
而江东
少微星经已殒落多时了

我从来不存有
屈原对天而问的忧郁
宁愿唤出月里的姮娥
下来听听我的诗章

(二)

东西南北紊乱的现象
令人感到心情异常沉重
睨视国内四周
能以治国的人才空无一人

三十那一年就任礼部
我开始国史馆的小官
少年时的光阴惜都堕落于
狂放不羁的晋代文士风气去

志向是为救国解困
作出超越拜将与成仙的事业
结果却是在诗文的创作上
回肠荡气中消耗了一生才华

那一天砉然一声
打破禅关之际
我要以美人如玉剑如虹的高洁情操
实现自己的理想


龚自珍 〈夜坐〉 元著全诗

(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011年8月13日

七绝 何谓廉耻



七绝 何谓廉耻 ----杨天雄
步锐彬兄〈优秀脏话〉元玉

不文词句众嘲嗤
学府堂堂任所为
偏有庸儒摇鼓赞
激情澎湃不存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附锐彬兄元玉:

七绝:优秀脏话 

何物斯文走兽嗤
言花语巧意安为
已怜叶落秋风劲
偏有扬鞭抽树皮

本事: 2011年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传播学院某女生代表致辞。因以脏话作形容词结尾,引发轰动。据报导,事后校方和学生都致歉,却有一二外来助理教授,赞扬此生“表现了自我”“有创造力”“为新加坡高等学府能培养出这样的优秀生感到自豪”云云。


2011年8月6日

七绝 〈石叻诗词〉诞生开场白


〈石叻诗词〉诞生开场白   

人怀石叻韵和柔,
夏夜凉来似入秋。
蕉雨椰风图不复,
宏楼掩处尽名流。


石叻诗词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我们非常期望这个以团队姿态作基础的虚拟园地,可以真诚的以传统诗词正道与众多的诗人,朋友相互交流,切磋,甚至取得多姿多彩的人生经验。 至于能否于这贫瘠的泥土上长出美好的花朵,就得凭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附 林锐彬兄元玉:

七绝 石叻天声-----林锐彬

步韵天雄兄台

石叻天声格婉柔
炎风唤夏雨招秋
渔歌远去车鸣起
谁计清泉石上流


附 程碧娟诗和诗元玉:
七绝 贺〈石叻诗词〉掀序幕

一水同源各自流
清纯洁白意悠悠
放怀分组古今韵
共享云天远景幽


sppoetry.blogspot.com
石叻诗词